有人说,老洪有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去耕,就我那时候已经喜欢画画了。05年我就开始到北京来,到荣宝斋画院进修,从05年春天到今天。整整北漂了十年。
巴秋,本名洪东兵。中国当代作家、书法家、画家,于1947年生于江苏泰州。原泰州市文联主席。出版中篇小说集《水荡是面镜子》,在地、省、以上刊物发表散文一百多篇。现为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首批签约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禅写真院常务副院长,任教于北京荣宝斋画院老圃工作室。
已过六旬的巴秋,正是品茗赏花,享受生活的年纪,而他却执意北漂,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创作上。他给自己的房子取名为“荷戟楼斋”,给自己取号“巴秋”那在这些名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寓意呢?
因师承老圃,受老圃的田园情趣所影响,巴秋的作品中大多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果蔬,萝卜,白菜,莲藕,葱蒜这些题材被他表现得朴素大方,清新雅致且一概素墨,不着一点颜色。画面中流畅的线条,饱满的景物,浓浓的真情,没有过多的渲染,也没有过多的奢华的粉饰,却蕴含着高深的艺术修养,摆脱嘈杂喧嚣,让观众进入熟悉的艺术佳境。
巴秋喜欢以一种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去关注一些老百姓非常熟悉的物象,进而通过写真找回艺术本心,通过传统,经典去探索事物的本原,最后呈现给普通人能够看得懂得文明艺术。巴秋曾用「心像」二字形容他的画作,在他的理念中艺术就是以画写心的。心像者,有“心”有“像”,所以有成功画作。
巴秋不仅善画也善文,画画借景抒情,散文托物言志,两种看似并无太多关联的东西,却让他在这条艺术道路上更加专注,更有特色。所有不刻意为之而为之的灵感,不计较取舍却得到的感悟或许就在他欣赏花鸟的一瞬间萌芽了。
“艺术走进生活”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艺术家要保有一颗淡定的心,要和市场保持距离,冷看喧闹与浮躁。绘画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辈子的事情,耐住寂寞、沉下心来,才能为这个时代留下好东西。
巴秋于1997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山水画展。2014年在北京大千画廊美术馆成功举办《心象写真-巴秋中国画作品展》个人画展,同年5月及9月分别在保利春拍期间的北京农展馆和台北观想艺术中心举办《心象物语-巴秋》作品专题展。慢慢艰辛创作路,2014年巴秋迎来了个丰收之年,他的艺术风格也让更多的人感到别具一格,充满朴素政治的绘画情感,在成功的背后他又有着怎样的心得体会呢
情到专时人自痴,巴秋的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了这份痴,生活再贫困,精神也富足;社会再浮躁,内心也安宁;人心再叵测,处世也自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